5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援鄂抗疫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领队韩丁介绍,按照分工,协和医院医疗队负责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加强病房,收治的都是从别的医院和其他病区转过来的重症病人,用老百姓话讲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跟我们北京大后方ICU相比,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病人的危重症患者到终末期以后都有难以纠正的呼吸衰竭,很多病人合并有多脏器多系统的功能衰竭;二是工作强度高,*多一晚上收治18个病人,就是单位时间内同时转入ICU的重症病人要比平时重得多,高峰的时候整个病区的呼吸机都不够用,氧气压力也不够用;三是队员穿上防护服以后,常规的操作、治疗,抢救的难度增加,动作不便。
韩丁说,面对困难,大家没有退缩,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该上的手段都用上,该用的方法也都用上。*,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迅速建立了规章制度,定规矩,根据“战时”的状况,包括病人的转入转出,甚至病人去世以后的告别流程,给家人安抚、打电话的内容等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据统计,两个多月以来,我们制定的规定制度,包括工作流程、诊疗常规、病历书写、三级查房等将近40多项,这些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并且进行闭环管理,这给我们前方队员提供了有序规范的工作遵循。 第二,在初期,我们对新冠肺炎病人认识不太清楚和没有*药物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基本功,拼的就是“三基三严”。医疗队员把所有医护手段全部关口前移,强化整体的医疗、整体的护理,还有医护间的配合以及相互补台,大家全力支持病人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支持和对症治疗,为病人免疫力的恢复和病情的逆转争取时间和机会。 第三,一定要到病人旁边去,要到床边。因为只有到床边,才能*时间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我们要求各级医生包括查房教授每天要进病房,每天早上进行早交班和大查房,晚上雷打不动核心组交班,把病人一个一个拿出来进行讨论,前后方联动、多学科协作,形成每人一策。为确保病人治疗的连续性,我们执行“包床到人、包床到组”,不管你是否值班,这样确保病人的治疗方案体现的是整个团队的水平,而不是值班医生的个人水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多病人转危为安,成功拔出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治疗,转入普通病房。(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本文转载自央视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